6月22日,随着老坑工业区一家纺织厂最后一处房屋拆除盈通策略,老坑动车基地主体工程范围(不含出入线范围)房屋征拆工作圆满完成。仅用十个月,坪山区龙田街道高效完成26.75万平方米征拆任务,日均拆除近千平方米,刷新土地整备“深圳速度”。
作为深圳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关键枢纽,深大城际老坑动车基地项目建成后将重塑深圳东部交通格局,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龙田街道用“速度”和“温度”破解全市轨道交通征拆 “头号难题”,以实干担当交出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
老坑动车基地主体工程范围(不含出入线范围)房屋征拆工作圆满完成。
创新机制多维发力 破解征拆“头号难题”
深大城际动车基地选址龙田街道老坑工业区,占地面积约26公顷,承担深大城际、大鹏支线、深惠城际动车组检修存放、基础设施综合维修工作。2024年8月项目被列入深圳市年度土地整备计划,其26.75万平方米的总任务量居全市第三,占据了坪山区当年轨道交通建设任务的86%。
而项目征拆情况复杂盈通策略,涉及134家企业(含12家规上企业)、4500名员工安置,一所容纳1300名师生的学校需整体搬迁,更涵盖集体经济物业、国有已出让土地、外卖地、私宅等多类权属主体。
这可谓是深圳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极限挑战”,龙田街道需在紧迫时间内完成测绘、评估、谈判、签约、清租、拆除等一系列工作,压力巨大。
为此,龙田街道建起“区-街-社”三级联动体系,区主要领导挂帅督战,多部门骨干组成“大兵团”合力攻坚;完善议事协调机制,区主要领导每月调度,分管区领导现场指挥,前线指挥部每周例会,确保大小问题及时高效解决。
工作人员以“5+2”“白+黑”的拼劲,将247个编号分片包干到组,创新采用“包干+专业”双轨机制,做到分解任务、包干到组、责任到栋。包干组轮番攻坚谈判,同时设立五个“专业化”业务工作小组,精准化解劳资纠纷、企业服务、政策研究、生态环保等专项难题。
在严守政策底线基础上,龙田街道制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方案,推动3宗国有用地征拆谈判。同时,充分调动街道干部、社区乡贤,深入各个村小组集体座谈宣贯利益统筹方案,组织社区党委、股份公司班子开展意见收集及政策宣讲,加快集体资产处置流程。社区班子、老党员带头签约,推动近20万平方米集体物业率先完成清租,为征拆按下加速键。
温情服务贯穿始终 护航企业学校搬迁
龙田街道在项目征拆中展现的不仅是速度,更有贯穿全过程的温度,用实际行动书写征拆“暖心故事”。项目涉及的5800余名搬迁企业员工与学校师生,在街道和区教育局的温情服务下均得到妥善安置,整个征拆过程实现零信访、零纠纷、零投诉,为深圳轨道交通建设树立了“和谐征拆”的标杆。
针对众多企业租户搬迁诉求,龙田街道联合区工信局组建企业服务小组,“全链条”解决企业搬迁寻址、产业空间对接、装修期减免租、小散工程备案、企业用水用电等难题,在保障生产前提下,妥善推动12家规上企业及120余家中小企业搬迁。在征拆过程中,龙田街道联合区人力资源局成立专项工作组,妥善将所有劳资纠纷化解在项目范围内,无一起外溢事件发生,为区域内搬迁工作营造了良好秩序。
一家规模较大的科技企业进行30余轮谈判后终于签约,龙田街道积极耐心细致核对企业诉求,主动对接优质厂房资源助其落户,实现了公共利益与企业发展的和谐统一。搬迁过程中,龙田街道全程提供贴心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搬迁后企业依托新厂房优越的硬件设施与良好环境,产能实现逆势增长,今年1—4月产值同比大幅增长56.05%。
学校的搬迁牵动人心,32个班级、1200个学位需无缝衔接,区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专题会议研究安置方案。龙田街道组成专项工作组,会同社区、股份公司与学校深入沟通30余轮,在区教育局等多部门协同下,积极为学校寻觅新校区,全程指导装修、评估等环节,确保学校搬迁平稳有序,切实保障了师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赢得了广泛认可。
这片腾挪出的土地,即将托起飞驰的城际列车,也将托起深圳东部的无限未来。龙田街道以无畏勇气直面困难,以创新智慧破解难题,以温暖情怀凝聚人心。接下来,街道将继续发扬“钉钉子” 精神,保障项目建设各项工作,为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早日通车提供坚实保障,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曾海城 任文静 张金盈通策略
新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