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11日浩鼎中心,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广州赛站决赛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决赛聚焦金融服务与医疗健康两大赛道,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团队同场竞技,共同探索数据要素在关键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本次大赛由国家数据局指导,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主办,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联合广州市委金融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市直部门,以及天河区、黄埔区等相关部门共同承办。自5月启动报名以来,广东分赛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经过严格评审,广州赛站金融服务和医疗健康赛道共有63个项目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
在金融服务赛道,参赛团队围绕融资难融资贵、信息不对称、新型金融监管滞后和盲区、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痛点,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出一系列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风险防控解决方案,推动金融服务更加精准、高效、普惠。
广东采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赛项目聚焦不良资产领域,探索多源数字化数据融合赋能公证金融解纷新路径。
“当前法院存在‘案多人少’的客观矛盾,金融机构面临‘立案难、执行难、回款难’的挑战,他们对高效的纠纷解决以及数据的合规使用需求很大,倒逼我们持续深化数据+金融+法律的创新。”采华科技总经理张哲表示。
基于此,采华科技创新提供数字化“线上赋强公证+分散执行”闭环服务,依托自研系统与多源数据优化流程,提高公证员出证与律师办案效率。目前其项目已覆盖21万企业与用户,帮助1.6万家中小企业避免资金链断裂;累计处理1000万条数据,总数据量达7.57TB,减轻基层法院2.4万案件压力。
医疗健康赛道上,各团队针对优质诊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充分挖掘数据在提升医疗服务便捷性、健康监测、疾病筛查、个性化精准治疗、新药研发、预后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制定等医疗健康服务全周期的关键价值。
为解决传统胸痛救治中的基层诊疗资源有限、数据传递滞后、院前院间协同效率低等问题,参赛单位广州开发区医院利用数据要素赋能胸痛救治智协同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建设“胸痛一张网”。旨在通过打通各级医疗机构的数据链,沉淀区域急救数据库,为未来扩展至脑卒中、创伤等急危重症救治提供了基础;同时,构建区域协同数据平台,实现社区与医院、院区与院区之间的实时数据互通,减少误诊,提高救治效率与质量。
决赛现场,各参赛团队通过精彩的项目展示、激烈的答辩环节,充分展现项目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实践探索和解决方案。评审团严格采用国家评审指标,按照项目先进性、实效性、示范性三个维度进行评审,确保评审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两个赛道分别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以及若干特色奖项。获奖团队将获得“赛区权益”,赛区权益涵盖政策激励、宣传展示、产融对接、数据拓展、人才支持、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助力优秀项目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据悉,赛道拟推荐不少于1个项目晋级国家决赛,届时广东的数据创新成果将在更大舞台上接受检验,有望为全国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此次赛事的成功举办,是广州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广州高度重视数据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立足特色、发挥优势,积极解答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新命题。率先发布对标数字中国建设的《数字广州建设总体规划》,出台地方性法规《广州市数据条例》,搭建“1+1+1+N”数据制度体系,涵盖法规、规章及多领域政策文件,规范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数据工作开展筑牢制度根基。实施“数源工程”,公共数据累计汇聚超900亿条,交换超5000亿条次,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成果写入国家指南,上升为国家经验。构建“12218”产业体系过程中,产业数据规模庞大且融合度高,为数据开发利用提供丰富素材。绿色低碳、医疗健康等多项数据开发利用入选示范,可信数据空间等数据基础设施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广州赛站决赛成果丰硕,参赛项目不仅展现出前沿技术与行业需求的深度融合,更体现了数据要素对解决金融与医疗健康领域痛点问题的强大赋能作用。未来,该局将持续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全国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提供“广州经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数据新动能。
南方+记者 吴雨伦
通讯员 穗政数宣浩鼎中心
新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